北京一讼律师事务所
  • 首页
  • 走进一讼

  • 一讼律师

  • 擅长领域ss

  • 一讼视频

  • 咨询预约

  • 拆迁诊断

  • 一讼资讯

  • 联系我们ss

  • 一讼资讯
    一讼资讯 海阳市林场纠纷:采伐与补偿争议背后的法律纠葛> 海阳市林场纠纷:采伐与补偿争议背后的法律纠葛
    2025-07-16

    海阳市林场纠纷:采伐与补偿争议背后的法律纠葛

    分享到:

    案情介绍

    在海阳市,一起围绕林场采伐与补偿的纠纷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起纠纷不仅关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还涉及政府部门的履职问题,背后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

    事情要从1985年说起,当事人父亲与村里签订了288亩林场的承包合同,承包期长达40年,至20251X日到期。在这40年里,当事人一家用心经营林场,按时缴纳承包费。合同中明确约定,山上未成才的树木在承包期满后可续签合同。后来,这片林场被划定为国家级公益林,按照规定,中央财政会拨付管护费给承包者,但令人气愤的是,这些管护费被政府私自侵吞,而且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政府擅自指定了管护人。

    2023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线虫病灾害。早在2023年之前,林场就已出现树木异常情况,当事人发现后及时向林业部门反映,然而并未得到妥善处理。20237 - 8月间,情况愈发严重,731日、89日、810日,相关人员在没有出示任何证件手续的情况下,就对林场进行了采伐,共计砍伐约六七百棵树。采伐过程完全不符合规范,采伐后这些树木也未得到及时清理,随意丢弃在现场。到了2024年,受线虫病的影响,林场的树木大量死亡,曾经生机勃勃的林场如今损失惨重。

    树木采伐后,当事人与政府就补偿问题展开了多次协商。一开始,当事人提出50万的补偿要求,之后随着损失的扩大,补偿金额谈到了90万。但政府只是口头答应,却始终没有实际履行补偿承诺,一直在拖延。

    2024年,当事人发现政府又派人来采伐树木,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当事人果断进行制止并报警。警方起初因不了解情况,认为合同到期树木就归集体所有,后来在当事人出示合同并进行沟通后,才了解到真实情况,不再介入此事。在此期间,政府还想强行修路清运树木,企图掩盖责任,但遭到了当事人的坚决阻止。

    为了寻求公正的解决办法,当事人通过信访渠道反映问题。海阳市人民政府信访回复称,采伐行为是市森保中心(现归海阳市林业局)聘请第三方专业人员实施的,镇政府也参与其中。然而,镇政府却否认自己的砍伐责任,声称只是履行了告知义务,而且自始至终都未出具相关政策文件。

    当事人诉求

    面对这样的情况,当事人有着明确的诉求。一方面,要求政府对林场因线虫病防治不当以及树木采伐所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进行赔偿,包括死亡树木的价值、前期和后期的投入、土地恢复植被所需的费用等,初步预估损失高达六七十万。另一方面,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合同约定,希望镇政府不再阻拦,让村委会按照原条件续租林场,保障其合法的经营权益。

    北京一讼律所李顺华主任律师法律分析建议

    专业律师介入后,对这起纠纷进行了深入的法律分析,并给出了相应建议。在起诉期限方面,从20244月当事人收到信访回复,明确采伐主体为森保中心(林业局下属事业单位)开始计算,起诉期限可能并未超过一年,因此可以尝试确认采伐行为违法。如果被对方以超过起诉期限为由驳回,也不必过于担心,可以参考类似案例,依据信访回复确定的责任主体,争取挽回诉讼时效。

    从违法认定的角度来看,此次采伐行为存在诸多程序违法之处。采伐方既未办理采伐证,也未履行审批手续,更没有告知当事人采伐的依据,而且采伐时间也不符合规定。此外,采伐后未及时对树木进行清运、粉碎处理,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这属于典型的行政不作为违法,相关部门必须为此承担责任。

    在证据收集方面,律师建议当事人积极收集各类有利证据。比如对采挖现场进行拍照、录像,仔细清点树木数量并进行编号,妥善保存通讯记录等。同时,也可以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现场进行勘查评估,以此固定证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法院不一定会认可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价值,在必要时,应当申请法院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在诉讼策略上,律师认为可以将采伐违法和未及时处理这两个问题分别进行处理,把它们作为争取补偿的有力筹码。但需要谨慎的是,合并处理这两个问题可能会存在一定风险。在诉讼过程中,要重点对对方提交的证据进行审核,做好质证工作,通过严谨的法律程序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求合理的赔偿。



    上一条:对评估报告有异议时,如何申请复核?
    下一条: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受损后的艰难维权之路